《象征著需求的手掌|Palm symbolizing demands》
作者:Amitava Chandra(印度)
作品點評:
這是一幅非常耐人尋味的紀實作品,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手掌造型的雕塑,作者將其命名為“象征著需求的手”,這不僅讓人浮想聯翩,何為需求?反觀周邊的環境,一個隱藏在居民區,不能再簡陋的雕塑作坊,同樣衣著簡陋的行人正在經過這里。結合環境和人物我們不難猜想,他們的需求大概就是最基本的生活保障了。眾所周知,印度是世界上貧富差距最大的國家之一,在印度這個國家,窮人沒有什么待遇可言,窮人在印度生活的條件也是非常的惡劣的,甚至連衣服都穿不起。他們不乞求多么富足的生活,只希望生活能得到那么一點點改善。作者通過一幅紀實作品將印度底層人民的渴望表達出來,實在難得。
《城市生活|The Urban life》
作者:Amri Arfianto(印度尼西亞)
作品點評:
這幅作品光影優美,構圖簡潔。熒光燈管代表城市的縮影,華燈璀璨,繁華不已;而城市中生活的人則低頭走過,神色黯然,形成強烈的視覺反差。明亮與昏暗,喧鬧與孤寂,對比之下,引人深思。
《取暖》
作者:戴安娜(美國)
作品點評:
這是一幅制作精巧的創意作品,作者將兩根火柴比作是一對戀人,安放在積雪之上,頗具匠心。描述中寫道:冰天雪地,有你,有我,便是溫暖。大面積的白色冰雪烘托了圣潔的氣氛,營造出童話般的境界;造型不一的兩根火柴,則畫龍點睛般點亮整個空間,扮演了故事中的主人公。整幅作品創設的意境令人贊嘆,恍惚間,我們也不知不覺走進了這個冰雪童話世界中。
相關文章推薦
第11屆賽事自2019年2月1日開始征稿,截止到7月31日投稿結束,累計收到中國、加拿大、英國、意大利、美國、德國、俄羅斯、奧地利、印度、孟加拉國、緬甸等27個國家和地區的攝影師提交的8800余幅參賽作品,這些作品充分展現了手機攝影的巨大潛力,令評委在評選時難以割舍。手機攝影的出現提醒著我們:每個人都是生活的創作者,我們不必去遠方,風景就在身邊。今天我們就通過剛剛評選產生的獲獎作品分析,手機攝影到底可以拍攝那些題材?
全球攝影網第十一屆手機攝影大賽已于2019年7月31日24時正式截稿。征稿結束后,賽事組委會特邀請中國著名攝影家擔任賽事評委,秉承公平、公正、公開的原則各評委對參賽作品進行了認真、細致的甄選,依據征稿啟事規定,最終評選產生108幅入圍作品(含等級獎),各入圍作品已經過組委會調取原片審核均無問題,現將108幅入圍作品予以公示。